关灯
护眼
    “不过三十多名倭寇尔,若我是小朱大人,则会留下一半兵力剿灭倭寇,自己亲率一半兵力继续赶路,如此赶路、剿倭两不误,岂不两全其美。”

    屠大人依然有些不依不饶,以说教的口吻对朱平安说道。

    “屠大人见教的是。”朱平安也不想再跟他解释了,澹澹的回了一句。

    “好了,子厚也不算迟到,又剿灭了三十六名倭寇,有功,迟到一说,揭过不提。”张经在座上摆了摆手。

    接着,张经伸手向朱平安介绍这位屠大人,“子厚,你来的晚,我单独为你再介绍一下,这位是屠大山屠大人,数日前才由川湖总督调任为应天兵部左侍郎、应天巡抚,兼提督军务。屠大人通晓兵事,当年任川湖巡抚期间,协助前川湖总督张岳平定了苗蛮龙许保、吴黑苗发动的大规模叛乱,在张总督病逝后接任川湖总督,诱杀了龙氏馀党龙阿仔等,尽灭其族,熄灭了即将死灰複燃的苗蛮叛乱。你们二人一个应天巡抚,一个浙江巡抚,以后要力同心,共同助我一臂之力,早日剿灭倭寇。”

    “原来是屠大人,久闻屠大人大名,如雷贯耳。”朱平安礼貌的向屠大人拱手见礼。

    什久闻大名啊,至少朱平安在现代时对其没有一点印象,可见其不够有名。

    朱平安也是到了大明,被贬到靖南后,了解周边官员的时候,才知道川湖地区为平定苗民叛乱设总督,总督张岳平定了苗民叛乱,因病过世后,川湖巡抚屠大人继任巡抚。

    从邸报上也隻是见过其一则重金诱杀龙氏馀党龙阿仔等,尽灭其族的消息而已。

    不过,原川湖总督啊,也是一位大人物了。

    虽然辖区不如张经,但是毕竟也曾是一位总督了,名义上也是和张经一个档次的,怪不得态度如此倨傲。

    “本官也久闻小朱大人大名了,不过今日一见,略有失望。”屠大山态度有些冷澹。

    气氛一下子干冷场了。

    “那平安唯有继续努力了。”朱平安轻轻扯了扯嘴角,不明白为何屠大山屡屡针对自己。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是为了统一对倭作战方略。”

    张经主持,将话题拉回正规。

    “诸位,如今江南倭患的情况不用我过多说了吧,这几日拓林徐海倭众在南直隶与浙北一带疯狂肆虐,汪直倭众也屡屡进犯江南各地,除这两伙倭寇外,还有数不清的大小倭寇频频进犯我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屡受其害,水深火热,而我们各地官军对倭作战,频频失利。我想问问在座的诸位,为何我官军对倭作战会频频失利呢?”

    张经一脸严肃的环视众人,缓缓出口问道。

    众人一时间有些沉默。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官军对倭作战频频失利,是天时不在官军,还是地利不在官军,亦或者人和不在官军?!不然,为何我们对倭作战频频失利呢?!”张经的眼神逐一扫视众人,再一次询问道。

    是啊,为什官军会频频失利呢?!

    倭寇跨洋而来,异地作战,在大明杀人放火,为何还能频频战胜明军呢?

    是天时不在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