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慕容垂一行轻骑简行,过了黄河,两三日里,已近邺城。

    秋高气爽,天空不时有北雁南飞。雁群或人或一,倒也阵式俨然。

    慕容令兴致起来,转头对段随道:“段郎,你自幼居在谷中,可曾习得武艺?射艺如何?我听说你们汉人有个神箭手,唤作养由基的,能够百步穿杨。你且看看我比不比得上他!”

    也不待段随答话,取过长弓,搭上一支羽箭,弯弓指天。那弓叫慕容令曳地满满的,只听“嗖”的一声,羽箭穿空,势若流星而去。

    一声悲鸣,头雁应声而落,雁群霎时大乱,四散而去。慕容令这一箭射得端的潇洒,众人大声叫好。慕容令洋洋得意,又问段随道:“如何,可比得上那养由基?”

    段随没好气的瞪了慕容令一眼,算了,这是古代,又是乱世,难道还和这厮说什么动物保护的大道理?要真论起来,养由基百步穿杨,毕竟射的是死物。慕容令一箭能射下头雁来,这准头、力度没得说,统统都是绝顶高明的。

    段随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道全此箭,射艺超绝,且深蕴兵法,想必不在养由基之下。”段随说此话倒是真心,毕竟弯弓射雁这等场景对他来说,以前只存在小说之中。

    慕容令一愣,自己射雁之前,可没想那么多弯弯绕。反正是射,总是射头雁最出彩罢,段随居然还能看出自己深蕴兵法?他那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说得真好。回想起来,战阵之上,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只听慕容令讪讪道:“正是这个理儿。我一箭取了那头雁,这雁阵就全破了,哈哈,哈哈!”倒是一点不谦虚。

    慕容垂眼睛一亮,慕容令的箭法如何他是知道的,并不惊讶。段随这两句话说得精辟,暗合孙子兵法之意,倒是让他称奇。其实他们这些人打老了仗,道理是懂的,却不曾用一两句话就能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两句,语出杜甫《前出塞-其六》。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里也有“擒贼擒王”这一计,不过原句是:“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可没老杜这两句通俗易懂。

    “随哥儿,听你说得在理。莫不是熟读过兵法?”慕容垂问道,段随总是能带给他惊喜。

    慕容麟见缝插针,“想必段兄武艺也是不俗。”他可不相信段随一番鬼扯,以为慕容垂有些起疑,忙不迭地添柴加油。

    段随朗声道:“大王见笑了。小子在家时,悠游闲居,全靠读书为乐。确实读过些兵家故事,可哪里称得上熟读兵法。方才那些话,原本是家中老人所说。”他说得含糊,反正一古脑推给自家那藏书丰富的老祖宗就是。

    慕容垂心道:“段随祖上必然是个官宦人家,幽居谷中多年,后辈见识依旧不凡。”汉末黄巾大乱,湮没的高门大族多了,倒也不甚稀奇。

    这就是人的主观情绪作怪了,慕容垂对段随满心好感,所以段随说什么,他只顺着杆子往下推,倒不再多想。

    这边慕荣麟不依不饶,“段兄家学渊源,身手定然也是不错?”

    段随真的很想扑过去撕了慕容麟的臭嘴。说的多错的多的道理段随是明白的,所以他打定注意少说多听,免得露了破绽。只怪自己命不好,穿到个战场中间,被迫编了个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的故事。

    老话说的好,讲一个谎话,就要用十个谎话来圆。老子可算小心了,一路陪笑,你这小王八蛋就是不肯放过我?段随看着慕荣麟那苍白的笑脸,觉得甚是堵心,怒意大起。

    其实段随的身手还真的不错。他家境优越,身体素质又好,从小舞枪弄棒的事情没少干。老爸怕段随走了歪道,索性请了不少名师教他,说起来那可是从小就筑得了好基。段随年纪渐长,在泡妞大业的指导下,又没有案牍之累(有他老爸保送他的学业),少不得练一身精装肌肉,气力不俗。

    一时怒从心起,年少气盛、打得一手好军体拳的段随终于没压得住情绪,来了句:“谷中农事并不繁忙,家中男丁也都练些拳脚,消磨时间,顺便强身健体,只是无曾习得兵器。贺麟兄弟,来来来,咱们且切磋下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