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时墨溱进来,半蹲行礼:“小厨房说午膳准备好了,问是在这里摆膳,还是去膳厅。”

    惠妃看向许安桐,许安桐道:“就在这里摆饭罢。”

    “是。”墨溱应声退了下去。

    许安桐冷不丁地从身后环抱住惠妃,如同一个孩子撒娇一般,靠在惠妃的肩膀上,压低了声音:“谢谢您。”

    惠妃先是一愣,而后把头靠向许安桐的额头,眼睛看着宫殿外那座更加高耸而金碧辉煌的宫殿回道:“你是我唯一的依靠,你做什么,我都支持。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我们母子一起走一遭黄泉路而已。”

    许安桐鼻子一酸,缓缓闭上了眼睛。

    长嬉殿内香火缭绕,贤妃跪在蒲团上,手中拿着一串佛珠,嘴里念念有词。

    红烛才从膳房回来,把手中的斋饭摆放在外面的桌子上,然后静静地站在贤妃身后。贤妃放下手中佛珠,缓缓睁开眼睛,诚心诚意地一拜。

    红烛见状立即上前去扶起贤妃,知道今日的礼拜算是做完了。

    贤妃转身看见殿外的桌子上摆着一盘酥瓜酪,眼中立即是一片朦胧之色,看向红烛,问道:“是……四郎回来了?”

    红烛点点头,回道:“是,清王殿下回来了。只要是四殿下回来,他必定会嘱咐膳房给您准备您最爱吃的酥瓜酪,给您报平安。”

    “你可打听了他何时离开?”贤妃走过去,坐在桌前,拿起一块放入嘴里,酥酥甜甜,入口即化。

    红烛笑吟吟说道:“听内官们说,清王殿下是要留在宫里过年,一直到上元节才出宫呢!现下已经在东南所的画雨轩住下了,陛下觉得那里离画馆近、离惠妃娘娘住的地方近,方便殿下去与宫廷画师们切磋技艺,也方便清王殿下去看望惠妃娘娘。”

    贤妃默不作声地拿筷子,夹了一块豆腐。

    红烛忽然想起什么,继续说道:“对了,听内官们说,清王殿下好像是带了一副什么画卷,让陛下特别欢喜。所以才留下清王在宫里过年的。”

    “一幅画?”贤妃抬眸看了一眼红烛,沉思了片刻,放下筷子,转身去了书房从库房里抽出几本精装的书册,递给红烛,“你帮我把这几本书送给四郎。就说……是我怕他在宫中无趣,找来给他打发时间的。”

    红烛识字,她接过来只见书上写着《万德简章》,她没有读过这本书,不知道书里写的是什么,接过来,抱在怀里道:“那奴这就给清王殿下送过去!”

    说罢红烛便要出门,贤妃立即拦住:“你这孩子,做事怎么还是这么毛躁?四郎他一直有午睡的习惯,这个点是他准备休息的时候。你且等他下午睡醒了再送过去罢。”

    红烛吐吐舌头:“是,清王殿下许久不回来,我都忘记了。还是娘娘您记得清楚。”

    贤妃走到窗前,看着窗前那颗种在院子里长了二十几年的合欢树,眼中自有万花盛海的模样。

    红烛几乎是踩着许安桐睡醒的时辰进的画雨轩。

    许安桐刚醒,手里端着一盏茶,坐在门廊边看着满院绽放的梅花。远远地看见红烛,便手中的茶盏递给了身边的墨染,笑吟吟地盯着红烛来的方向。

    红烛看见许安桐先见了礼,许安桐端了端身形,正坐笑着问道:“红烛姑姑来得可是早。”

    红烛手中抱着几册书,回道:“若不是我们娘娘知会奴殿下会午休,奴早就过来打扰殿下了。”

    许安桐听闻心中一动,眼眸中似有湿润,扬了扬下巴问道:“姑姑手中抱着的书,可是给我的?”

    红烛双手奉上:“是,我们娘娘说怕您在宫里寂寥,所以送几本书过来给殿下翻看。”

    许安桐伸手接过来,扫了一眼,一脸温和的笑意:“那就请红烛姑姑替我谢谢贤母妃的好意。”

    “是,”红烛见东西已经交代到,又是一拜,“长嬉殿里离不开人,奴就先回去了。”

    许安桐点头:“姑姑慢走。”

    待红烛离开,许安桐才缓步回到画雨轩,把这几册书放在书桌上展开来,眉头紧锁。

    墨染跟上来,把茶盏放在书桌上,看了半晌才道:“《万德简章》……奴记得这几册讲述的前朝万德年间盛世之相以及当时一些风俗习惯……是殿下自小就读过的。”

    “嗯,是师傅们自小就让我们读过的书。”许安桐应和着,眼睛一直盯着这书桌上。

    墨染奇怪道:“贤妃娘娘是不知道吗?”

    许安桐摇头:“自然是知道的。”

    “知道还让人来送给殿下读?”墨染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