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乾清宫东暖阁内,崇祯品着茶水听完周建安的话后,认同的点了点头。

    “建安啊,你这种想法在这之前不是没人提过,而是根本没有人能够办到,不过现在好了,大明有了你,这个方法也确实行的通。

    至于官员方面......”

    说到要人手,崇祯又沉思了起来,不是他不给人手,实在是京城已经无官可调了。

    谁都知道周建安在京师之中先是查抄了不少文臣,而后在朱纯臣一事中又抄了不少勋贵武将的家,虽然那些人都是罪有应得,可是带来的后果就是现在崇祯落入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而地方上虽然有官员,可是调过来不仅需要不少的时间不说,他们走后谁又来填补空位呢?

    崇祯想着想着就感觉头疼。

    不过周建安显然早就已经帮崇祯想好了办法,只见他微微一笑。

    “陛下,这科举的时间是不是快到了。”

    周建安话音一落,果然崇祯眼睛一亮。

    现在是十二年的年底,那么距离会试其实也就是两个来月的时间了。

    “科举,朕怎么就没想到呢,建安啊,还是你脑子转的快,不过.....”

    崇祯忽然又止住了笑容,似乎想到了什么。

    “不过建安你可有考虑过,一次会试最多也就二三百人,这点人朕原本还打算补足京师和地方主官的人选,而这也不是很够,更别提你想要的人数了。

    况且这些读书人刚刚为官,很多事都还不是很懂,用起来是不是太麻烦了一些。”

    崇祯认真的说道,而周建安却是点了点,显然这一点他也考虑到了。

    “陛下说的没错,科举一次最多也就两三百人,可是前来应试者少说也有两三千,多者五六千人,这么多人陛下可曾想过?”

    “他们?”

    崇祯一时有些犯难,毕竟进士的数量每年都是那么多,突然增加这么多,那不是.....

    “这似乎有些不妥。”

    崇祯摇了摇头,而后又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合适,又摇了摇头。

    “建安啊,这样一来,朝廷的威信恐怕尽失啊,而且这恐怕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唉....”

    显然,崇祯很是为难。

    “陛下不要过份担心了,臣听说这乡试除了正榜还有副榜,为何这会试就不能弄一个副榜进士呢?

    如此一来天下文人们是不是又多了一次机会,而那些差一点就能高中的学子们是不是就又有了信心?

    副榜可以作为朝廷官员的备选,在朝廷需要大量官员的时候便可以在副榜名单之中进行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