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阵思索之后,周建安也觉得这件事确实棘手。

    因为那些能够有资格萌荫或者世袭之人哪一个不是先辈立下了赫赫功劳才有如今的待遇。

    可其中也有不少滥竽充数之辈,比如那些走了后门给了银子买的官位,对于这些人,周建安肯定是要将其精简的。

    想了半天,他还是想先听听李若链的想法,毕竟这件事一直是他在跟着,他知道也肯定会更多一些。

    果然,李若链早已经想好了对策,周建安刚一开口,他便络绎不绝的说了起来。

    “总督大人,无论是祖辈萌荫之人还是世袭官职,说来都是朝廷对他们的恩裳,自然是不能轻易剔除。

    但是下官又认为朝廷拿出那么多的俸禄绝对不是为了养一个废物,他们的先祖也不会是如此想的。

    所以下官建议见所有萌荫之人授以实职,正式进入锦衣卫中办事,其若是年老体衰不能入职者,那就让他们在直系亲属选出一人前来即可。

    如此一来,他们既可以领取俸禄,朝廷也不会为了臃肿的人员担忧,岂不是两全其美?”

    周建安看了李若链一眼,这方法说起来还是挺不错的,可实际上还是有些不太仁义,毕竟谁都知道,这萌荫和世职都是朝廷的恩裳,现在让他们干实职,这里面或多或少有难为他们的嫌疑。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之中的办法,而且朝廷本来也可以征召他们这也是写进了律法之中的事,所以也算不得什么。

    只是说来说去谁都做不了这个主而已。

    例如他骆养性又或者是李若链,他们都没有这个权利,而崇祯也肯定不会去干这样的事,所以说来说去也只有周建安他这个总督来做这件事了。

    认真的思索一番之后,周建安也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他也不怕得罪人,只是有些情况他还是要有所了解的于是便开口问道。

    “李同知,这锦衣卫如今在册之人有多少人,其中萌荫世职却没有实职者又有多少?”

    对于这个数字,李若链也早就有了准备,立刻张口就来。

    “回大人的话,锦衣卫如今记录在册的人员大约有三万四千五百余人,其中在京的有九千三百余人,其中萌荫世职没有实职者有五千三百余人。

    至于他们的俸禄,在京师之中的九千三百余人皆有户部发饷,其余分摊在各省的锦衣卫分司则是依靠当地各级衙门发饷,不过下官进行过一个统计。

    在京的这九千三百人的俸禄居然比外面的两万余人的总俸禄还要高上一倍。”

    其实不容李若链说周建安也知道,在这九千三百人里面恐怕那五千三百余人的俸禄比剩下的四千人还要高几倍。

    而就是这五千三百余人,一年的俸禄居然就高达五六十万两银子,这显然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当然了,崇祯现在连边军的俸禄都开始克扣了,这些人自然也不可能每个月都按时发放,断上一个月甚至是几个月的事经常发生。

    “行了,这件事本官知道了,待会你让人起草一份折子,然后本官盖印上交陛下。”

    有周建安出面,这件事就八九不离十了,甚至是那些人连闹都不敢闹一下,只是如此一来让周建安承担了一些不必要的骂名。

    所以李若链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而周建安更是一点都不在乎,他摆了摆手,认真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