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真是多事之春,知县大老爷也在衙门里一筹莫展:

  西门庆是本县的名流善士,多年来为父老乡亲做了不少好事。本官之所以有个爱民如子的好名声,西门世家功不可没。

  他却突然病急而终,又听说死因蹊跷。可民不告官不究,西门家族都不再究查,本官也不便插手。

  最近两天又不断接到状纸,控诉武潘氏仗势欺人,武松身为都头徇私枉法纵容亲属……

  武都头虽脾气有些暴躁无常,做事倒也公正无私,怎么会纵容亲属呢?又何况他这几日都在景阳冈上除虎,这里的事恐怕他还不知道。

  这些状子虽都是些小事,本官代替武家赔给那些闹事的百姓一些银子也无妨。

  可历来民怨不可小窥,说不定会影响了仕途。又听闻那武潘氏最近作风放浪,专爱挑皮滋事,活脱脱一个女泼皮。

  本官替她周全才是纵容,她再这么闹下去,不知道还要捅出多大的娄子,到时候本官是惩治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武都头的面子也不好看。

  武都头还是要周全的,他天生神力,有除狼灭虎之能。有他在身边也是给自己壮官威,得想个法子不要让他蹚这遭浑水。

  知县老爷一时头大,想不出什么良策。

  这时候府上的吴师爷笑吟吟走了进来,此人一向多智,知县便把心中烦恼一并说出。

  吴师爷捋须笑道:“此事不难周全。”

  知县忙道:“先生有何高见?”

  “清河县境内也时有虎狼之患,知县刘大人曾几次修书要武都头前去消灾解难。大人何不趁机将武都头暂调清河县任职。跟刘大人暗中说明只是暂借,等除了虎狼之患还要回阳谷就职,对外却要宣称是上头明文要武都头前去清河县当差。如此一来,武都头既不在本县当差,那妇人也就无势可依,哪里还敢无端滋事。既可以让武都头免蹚这遭浑水,也可解大人眼前之忧,大人暂且忍痛割爱又何妨。这只是小人拙见,如何计较还需大人定夺。”

  知县老爷容易一时糊涂,思虑良久也只好如此。

  便道:“也罢,本官这就给清河县刘大人修书一封。劳烦吴先生再派人知会武都头,就说上司有令叫他去清河县去除虎灾,不必回来复命,即刻动身。”

  看来武松这辈子只有打虎的命了。

  武大郎卖完了炊饼,又去王干娘那里帮忙料理后事。直到过了亥时才回到家中,却不见娘子的身影。

  这才隐隐察觉,那些沸沸扬扬的流言蜚语不全是空穴来风,抄起扁担就出去找人了。

  可夜色茫茫只闻狗叫,连个知道影踪的都找不到,哪里去找潘金莲。

  武大郎锲而不舍,像个地鼠一般穿梭在夜色之中,一晚上跑的腿更短了。

  潘金莲倒真不是躺在谁的温柔乡里,只是因为在外面喝多了酒,就近找了一家客栈休息。

  她自认为还不是太随便的人,不值得为那些小泼皮献身。

  第二天到日上三竿才醒了过来,又照样仗着武都头的身份赖了房钱。

  既然家都不回了还做什么炊饼,春光无限好,享乐要趁早。

  她依旧不知疲倦的走街串巷,武大郎也是不知疲倦的提着扁担寻找。

  无奈二人总是阴差阳错的擦肩而过,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缘分已尽吧。

  不觉间午时将至,正逢西门庆大殡。

  西门大官人生前乐善好施人缘极好,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一望无际。

  潘金莲想到跟这位大官人曾有过一床交情,也加入到了送葬人群。

  四周哭声连连哀嚎不断,潘金莲也流下几滴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