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先祖为骠骑大将军,这次率军征战,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

    “元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与先祖皆加官为大司马。同时下令,骠骑将军秩禄(即俸禄)与大将军相同。从此以后,位极人臣。”

    “哦!”听到这里,主考人觉得霍帅的回答有点儿意思,随后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这么说,现在的你,确实是名门之后了。”

    “是啊,我的嫡系祖先,就是先祖霍大将军次孙冠阳候霍云。”霍帅顺口而出,完全不像是答题,倒像是与主考大人品茗聊天。

    其实,这都是装在霍帅心中多年的史实,完全不用死记硬背,更不用临时编造,有什么可紧张的?

    这时,霍帅注意到,他的话一出口,几位考官都张大了嘴,瞪大了眼睛,用一副奇怪的神情看着他。那种样子,不像是看人,倒像是一个怪物,或者是看一个历史文物。

    “可惜,霍大将军提携的同父母异母弟弟霍光,因为妻子害死许皇后,自己谢世之后便被诛了家族,惨啊!”有位考官感叹了一声。

    “非也!”霍帅立刻举手纠正,“先祖弟弟霍光虽然齐家不力,自己的治国安邦还是成功的,他官封至大司马大将军。应该是历史上少有的辅国之相。

    “为这,才有了大司马大将军的要职,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20年,成为麒麟阁十一功臣第一。”

    “是啊。历史人物,总有美中不足嘛!”主考官听霍帅说完,赞同地点点头;接着环顾一下左右,说道:“我的提问结束了。其他考官,还有什么要问的?”

    “请问这位考生,你的真实的学力是什么?”问这话的,大概是组织部门的官员。他的面前,放置的是“组织部”的标牌。

    又是学力?这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霍帅顿时显得垂头丧气了,“我的真实学力,就是青县高中毕业生。但是,在部队服役期间,我参加了辽宁省委组织部的‘刊授党校’课程学习,得到了一张大专毕业证书。”说着,霍帅将自己珍藏的那张毕业证书掏了出来。

    这时,旁边的那位女工作人员马上过来,从霍帅手里接过毕业证书,呈送到主考人面前。

    “呵呵,这毕业证书上的校长签名,是辽宁省委副书记,你们组织系统办的学,你们组织部门应该是承认的吧!”主考人看了毕业证书,将其交给那位组织部门的官员看。

    “呵呵,霍帅同志,这刊授党校的专业课是讲给党员干部听的。你一个连队战士竟然会对此感兴趣,勤奋学习的精神令人钦佩啊!”

    “我虽然不是干部,但是作为执政党的一名党员,学习一些党建知识没有什么不好的。这位考官,你不会认为我的学习是多此一举吧?”霍帅觉得这个人的话带点儿讽刺的意味儿,立刻反问了一句。

    “哪里哪里?凡是参加刊授党校学习活动的,我们都要鼓励欢迎嘛!”那位组织部门官员意识到了自己的话有问题,连忙挽回影响。

    “主考官,时间到了!”这时,旁边的那位女工作人员提醒到。

    “好的。这位考生的面试结束。请回去后听取我们的通知。”主考人恢复了刚才和蔼的神情,与霍帅招手再见。

    回到家,霍帅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面试的过程,并不像人才市场工作人员渲染的那么艰难困苦,虽然这个周队长问的问题有点儿刁钻,但是自己并没有张口结舌出洋相。相反,通过对历史的调侃,霍帅反而感到了一丝快意。

    只是,大专文凭,那个无法克服的软肋,又被组织部那位官员提及了,他在部队时,就因为没有大专文凭而不能提干,只能做代理排长,

    如果有大专文凭的话,自己这个立功受奖者早就正式提为军官了,哪儿会走到大兵复员这一步?

    在回家的火车上他曾经反复的思考的自己的人生,因为高考失利,他失去了走上仕途的机会,看来,他好象没有当官作老爷的命,

    只能是安分守己的当顺民,做点儿生意挣点钱,过自己的小康生活了。由此,他又联想到,自己报名参加城管大队面试,妄图借此机会走上官场,是不是错误的一步棋?

    但是,作为从紧张的军营生活中刚刚“解放”出来的人,他实在不愿意这么无所事事地过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