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业元年三月。

    天色刚微亮。

    隋朝的国都大兴城已然热闹起来。

    大兴宫的早朝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辩。

    民部尚书崔君素慷慨陈词:“陛下,营造东都洛阳之事不妥,耗费帑币巨亿,劳民伤财啊,万万使不得!”

    太常少卿裴蕴也紧跟着出列道:“老臣附议,除了东都洛阳,就连修长城也要再议,光一个通济渠已经够劳民伤财的了。”

    “臣也附议!”

    眼看又跳出来几个大臣附和裴蕴和崔君素。

    一时间群臣激昂。

    左武卫大将军郭衍冷哼一声:“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陛下做事还需你们两个老匹夫教?我看你们老糊涂了。”

    崔君素和裴蕴顿时大怒。

    “郭衍,你一介武夫竟敢羞辱我等,陛下若不严惩,朝堂威严何在?”

    御史大夫张衡赶紧打圆场:“两位大人息怒,郭衍他也是有口无心,大家都是为了为陛下分忧……”

    话没说完,郭衍却大声道:“我不是,我就是骂他们,这两个老匹夫哪里是为君分忧?分明是给陛下添堵!”

    “竖子猖狂,气死老夫!”

    朝堂的众多大臣吵得不可开交。

    尚书令杨素、太常卿高颎,左骁卫大将军宇文述等大佬却一言不发。

    宇文述悄悄看了一眼面的皇帝。

    按照皇帝的脾气早就大发雷霆,今天怎么这么沉得住气。

    似乎有些反常。

    杨素,高颎,贺若弼等人明显也察觉到了。

    高颎心中叹息一声,皇帝已经下定决心营造东都洛阳。

    按照这位爷的脾气,这时候跳出来反对不是自找难看吗?

    端坐在龙椅的年轻帝王终于睁开了眼睛。

    身穿黑红二色龙袍,面容俊朗,眉宇之间自带威严。

    他就是大隋皇帝杨广。

    杨广脸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猛然站了起来。

    朝堂之中顿时一片肃静。

    杨广缓走下台阶,来到大殿群臣之中。

    众多大臣心中忐忑,杨广出了名的喜怒无常,这回不知道谁要倒霉了。

    众人同情的看着崔君素和裴蕴等几个表示反对的大臣。

    崔君素出身清河崔氏,裴蕴出身河东裴氏,他们两个或许不会被杀头,但附和他们两个的大臣估计要倒霉。

    哪知道杨广走下龙椅之后并没有去找崔君素和裴蕴的麻烦。

    而是来到站在最前面的杨素、高颎等人的面前。

    杨广脸带着笑意,他挨个看去:“杨素,高颎,贺若弼,宇文弼,长孙晟你们都还活着呢,很好,非常好,哈哈……”

    杨素,高颎,宇文述等人吃了一惊,吓的同时躬身:“陛下……”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嫌他们活的时间太长了吗?

    杨素等人叫苦不迭,难道是陛下怪他们刚才没有支持生气了。

    这下麻烦了!

    杨广不管他们怎么想,又来到崔君素和裴蕴的面前,想了想说道:“清河崔氏崔君素,河东裴氏裴蕴,你们两个好样的。”

    崔君素和裴蕴对视一眼,一咬牙同时跪在地。

    崔君素悲愤的说道:“老臣顶撞陛下,是我一人之罪,陛下要杀就杀我一个人,勿要连累我的家族。”

    裴蕴也沉声说道:“陛下,要杀就杀我吧,老臣还是那句话,东都洛阳不能修。”

    杨广笑道:“杀你们?你们清河崔氏、河东裴氏乃名门豪族是帝国根基,朕若杀你们岂不是连皇位都坐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