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向皇帝要的人里面,有诸如后世闻名的张煌言,顾炎武两人,也有侯恂,解学龙,黄道周和堵胤锡等人。

    在这里面,张煌言两人在这个时候还属于那种初出茅庐之人,说白点就是后世刚刚初入社会的人,将他们召来,周建安是打算慢慢培养他们的,就如同于成龙他们一样。

    这类人在历史上有不小的成就,但是现在,他们都还是毛头小子。

    他们暂时提供不了太强的即战力,所以周建安又加上了侯恂,解学龙,堵胤锡几人,至于黄道周,他的性格实在是太直了,嘴巴又不饶人,他留在其他地方绝对是被排挤的那种。

    所以周建安是打算将其调到大宣军防司之中,担任类似朝中御史那种监督的职务,其刚正不阿的品性正好可以在这里完美的展现出来。

    至于得罪人,御史不就是得罪人的吗?

    而侯恂乃是前任户部尚书,在担任户部尚书之前还在兵部做过侍郎,可以说对于军事和政务都有一定的能力。

    至于为啥用他,还不是他在历史上因为多次下狱而名流后世,而就算崇祯如此对待他,在李自成攻入京师之后将他从昭狱之中放了出来,他也并没有投靠李自成,而在满清入关之后他更是没有留下为满清效力而是直接南逃。

    虽然这些不能够证明侯恂对大明的忠诚,毕竟他很有可能只是爱惜自己的名声而已,但是这对于周建安来说已经足够了。

    爱惜名声,不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了吗。

    解学龙则是当初在河南之时黄道周第一次拉下脸求自己走后门帮他办的一件事,毕竟解学龙是因为黄道周而下狱,对此黄道周还是深感愧疚的。

    另外解学龙这个人进士出身,从底层做到巡抚也算是很有本事的人了,周建安查过他为官这些年的政绩,发现他同黄道周也差不多,看不得贪腐,看不得山匪流寇之辈,只不过相比较黄道周,解学龙要灵活一些,没有他那么死板。

    所以周建安将其调来也是打算在大宣军防司中让其施展抱负的。

    最后一人堵胤锡,那就不用多说了,南明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现如今在南都任兑差分司之职,恪尽职守,秉公办事也是属于那种刚正不阿的正直忠臣。

    周建安选中的人除了张煌言和顾炎武两人还没来得及取一个进士的功名外,其他全是进士,大宣军防司眼下正在筹备之中,将这些调过去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

    听完周建安的话后,侯恂的面色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表示自己愿意去。

    毕竟相对于外面的自由,昭狱他实在是不想在待了。

    正说话着,解学龙也被押了过来,周建安一眼扫去就看得出来,这解学龙的待遇估计没有侯恂这么好,毕竟侯恂的父辈兄弟都在京师当过官,有一定的人脉,而解学龙看起来整个人都没有精气神。

    这昭狱,还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而对于周建安的要求加上他本来就有皇帝的诏令,所以解学龙也没有任何的意见。

    很快两人便直接被周建安给领了出去。

    而后让人将两两人带下去好好的梳洗一番,在吃上一顿好的好好休息休息,明日便直接动身前往洋河堡。

    此时,李若链也已经将自己名单上的那些锦衣卫好手们给全部带了过来。

    其中便有周建安的熟人,因为上次之事立功的高文采,还有张兴,庄剑,沈锦等十余名百户,总旗等等,可以说周建安一次就要走了锦衣卫不少的精锐,这着实让李若链肉痛不已。

    可周建安毕竟是锦衣卫总督,而且是皇帝赋予了实权而不是勋职的那种,加上他又有皇帝的诏书,所以说他可以随意的进行调动李若链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这件事就算骆养性在他也只能乖乖的照办。